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12
0
自我挑戰組

THM30天挑戰:從菜鳥到小駭客系列 第 12

Day 12. Networking 3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上回講到網路概念的房間結束了
現在要開始Networking系列的第二間房間

room 2.Networking Essentials

DHCP

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(DHCP)動態主機設定協定,是一種依賴 UDP 的應用級協定。

  • server 監聽 port 67
  • 用戶端從 UDP 連接 port 68 傳送資料
  • 智慧手機和筆電預設配置

💡為解決 IP address 衝突導致無法使用網路資源的問題

DHCP遵循四個步驟:發現、提供、請求、確認

  1. DHCP Discover發現
    • client端廣播DHCPDISCOVER訊息尋找本機DHCP server
  2. DHCP Offer提供
    • server回應DHCPOFFER訊息,其中含有client端接受的IP address
  3. DHCP Request請求
    • client端回應DHCPREQUEST訊息,表示接受IP
  4. DHCP Acknowledge確認
    • server回應DHCPACK訊息,以確認IP adress已派發
      https://ithelp.ithome.com.tw/upload/images/20250914/20158215aM6j7Opgxf.png

ARP

在網路概念中提到 IP packet 會在 layer 2 被封裝好,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(ARP)位址解析協定就是用於MAC尋址。

  • MAC address :48-bit以十六進位表示的address
    ex:7C:DF:A1:D3:8C:5C44:DF:65:D8:FE:6C
  • ARP 表 (ARP cache):主機會暫存已解析過的 IP → MAC 映射,以避免重複查詢

💡同一乙太網路上的裝置無需始終知道彼此的 MAC 位址;它們只需在通訊時知道彼此的 MAC 位址

ARP 的工作流程(簡化四步):

  1. 網路層產生 IP 封包
    • 包含來源 IP、目的 IP 及資料
  2. 查找目的 MAC
    • 如果資料鏈路層不知道目的 MAC,主機會用 ARP 廣播查詢
  3. 封裝成 Ethernet Frame
    • 有了 MAC 後,IP 封包加上來源/目的 MAC、尾部 CRC,就成為可傳輸的 Frame
  4. 傳送給對應 MAC 的主機
    • 目標主機收到 Frame 後,去掉標頭尾部,將 IP 封包交給網路層處理

💡ARP 負責找到目的 MAC,資料鏈路層用這個 MAC 將網路層的 IP 封包封裝成 Frame 丟給正確的主機

ICMP

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(ICMP)網際網路控制訊息協定主要用於網路診斷和錯誤報告。

下列有兩個指令依賴於ICMP:

  • ping-使用 ICMP 測試與目標系統的連接,並測量往返時間 (RTT)
  • traceroute-用來檢查從你的電腦(host)到目標伺服器(target)之間,資料封包所經過的路徑,原理是利用 ICMP來測試並顯示,封包在網路中傳遞時經過了哪些路由器

🔔它們在網路故障排除和網路安全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

Routing 2

之前也簡單說過路由器是什麼東西了,今天來補充一點它的相關知識
下圖展示一個小型的網路子集:
https://ithelp.ithome.com.tw/upload/images/20250914/20158215RsW6dRA7V7.png

  • User端可以存取 Web server,要做到這一點,路徑上的每台路由器都需要透過相應的連結傳送封包。
  • 其中路徑不只一條,所以有了routing algorithm 來讓router確定要走哪一條路

routing protocols

路由協定負責 路由器之間交換網路資訊,告訴彼此「我知道哪些網段、怎麼到達」。
這些資訊會被路由器用來更新自己的路由表。常見的路由協定包括:

  • RIP (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)
    • 路由資訊協定基於距離向量 (Distance Vector),使用跳數計算距離
  • OSPF (Open Shortest Path First)
    • 開放最短路徑優先基於鏈路狀態 (Link State),路由器擁有完整拓撲資訊
  • BGP (Border Gateway Protocol)
    • 邊界網關協定用於不同自治系統之間,屬於路徑向量協定 (Path Vector)
  • EIGRP(Enhanced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)
    • 增強型內部網關路由協定思科專有的路由協定,結合多種路由演算法特性,讓路由器交換網路資訊及路徑成本,並選擇最有效的資料傳輸路徑

NAT

如之前所提到 IPv4 的空間總有一天會用完,而解決這個問題的其中一個方法就是網路位址轉換(NAT)

  • 理念:用一個 public IP address 為多個 private IP address提供網路存取

💡從技術角度來看,IP 位址的數量總是以 2 的冪次方表示
使用 NAT 時,實際上您只需要保留兩個公網 IP 位址,而不是 32 個,這樣便節省了 30 個公網 IP 位址

https://ithelp.ithome.com.tw/upload/images/20250914/20158215N3VM5tcwZh.png
用上圖來說明多台裝置透過支援NAT的router存取網路

  • router會維護一張table,將內部IP address 和 port number對應到外部IP address 和 port number
  • 以筆電為例
    • IP:192.168.0.129
    • TCP 來源port:15401
    • 與Web server建立連線
  • 經過支援NAT 的 router Web server會將IP視為212.3.4.5、TCP port 視為 19273

📝路由器在內部與外部之間無縫完成 地址與埠號的轉換,使用者不需額外操作

這裡來總結一下上面的協定和技術對應的層級
我列了一張簡易的表
https://ithelp.ithome.com.tw/upload/images/20250914/20158215ou3Hrgqxam.png

OK 現在這間房間的知識點也告一段落了
最後一個任務會直接用網站的方式問問題讓你選擇答案
https://ithelp.ithome.com.tw/upload/images/20250914/20158215HQxh5LMbqm.png

連續回答完四題就能得到最後的flag
https://ithelp.ithome.com.tw/upload/images/20250914/20158215sOGOBAHXeP.png


上一篇
Day 11. Networking 2
下一篇
Day 13. Networking4
系列文
THM30天挑戰:從菜鳥到小駭客17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